江南官网入口

服务中心

服务中心

运联研究 穿透“疫情红利”表象回归跨境电子商务货代本质

来源:江南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4-01-24 21:37:26

  基于这个客观现实,行业蛋糕的边界似乎越来越清晰。而跨境电子商务货代作为与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伴生的基础设施,也不可避免地将要面临触及行业天花板、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的零和博弈之中。

  疫情之下,跨境电子商务行业虽然短期内迎来了诸多红利,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扩展了边界(如海外电商渗透率的提升)。疫情终将消散,并不会改变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易额增速呈稳步下降的趋势。增速的变化趋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成长空间和行业红利期的长度——增长趋缓往往意味着存量整合期即将到来,存量整合也就意味着残酷的优胜劣汰现象即将出现。而跨境电商货代作为跨境电商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不可能置身事外。

  从流量入口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以美国为例)消费者长期以来养成的线下消费习惯、实体门店优质的服务体验、完善的商圈布局、极高的私家车普及度等因素,共同塑造了以线下消费为主的购物流量的基本盘。

  在此背景下,电商网购的渗透率在经历了最初几年的稳步增长后,也开始趋于稳定。可以说,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成熟发达国家市场,基本形成了以线验式消费为主,线上消费为辅的稳定格局。因此,成熟市场网购流量的增长缓缓直接导致了我国跨境电商出口增速的下降。

  新兴市场(以东南亚为例)的很多国家,直接越过了PC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终端的网购APP几乎是这些市场唯一的流量入口。加上其人口结构偏年轻化,带来了网购销售额的大幅增长和巨大的增长空间。

  尤其是未来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在缔约各国生效执行后,我国去往东盟十国进行电商基础设施投资的门槛降低,以及通关的便利化、关税互免等措施都将在时效、服务质量等层面为跨境物流赋能。

  但是,由于相对于发达国家市场的网购消费基数较小,增量尚不足以抵消发达市场的增量萎缩。因此也就不难理解我国跨境电商整体增速下滑的根因所在。

  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海外疫情逐渐失控,恰好直接塑造了国内努力复工复产的同时,国外增量需求凸显的供需格局。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全力稳就业、稳经济基本盘的强烈诉求,另一方面是由于海外工厂因疫情大面积关闭、人员居家办公、隔离,使得网购家具用品、办公用品、PPE(个人防疫用品)等品类的需求陡增,直接在短期内拉高了海外网购渗透率,并帮助消费者养成了网购习惯。

  疫情导致的增量体现在物流上,就是PPE(个人防护用品)的大量出口、海外进口商备货需求强劲,居家办公、家电、家具等品类订单猛增,海外仓备货爆满、海运一柜难求,空运包机似乎变得司空见惯,甚至中欧班列舱位也开始摇号……

  一类是临时激发,而非结构性增长的网购需求,如PPE(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家具、家电等临时急需或对购物体验要求极强的品类。对此类网购的买家来说,网购是形势所迫。网购过程中等待物流配送的焦虑和收到货后的退换等需求,都会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导致此类货品的网购增长不可持续。

  另一类是个护、服装、鞋帽等日用消耗品网购的显著增长。其增长的直接动因和第一类类似,但由于此类商品大多为标品,品质、差异化、个性化属性较弱,消费者一旦养成网购的习惯,就会被网上更广阔的可选范围、更具优势的价格所吸引,从而形成购物粘性,并自此养成网购习惯。

  对于第一类网购的增长,疫情过后几乎必然消失;第二类大部分会保持网购,小部分会回到疫情前的购物方式习惯(如偏远地区或中老年人的采购习惯)。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所有的因疫情产生的网购增量都会持续,而保留下来的增量才能持续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创造价值。

  但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这种高粘性的增量,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拓展了跨境电子商务这块蛋糕的边界。它所助推的短时高增长率,也注定会随着海外疫情的消退而彻底消失,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常态区间。总的来说,疫情带给跨境电子商务的红利,不可能支撑全行业持续高速增长。

  回到本章最初的结论。既然在行业增速逐渐趋缓的大趋势下,疫情也无法彻底改变行业走向,那么,货代行业势必要面临优胜劣汰的存量搏杀。在零和博弈式的红海竞争中,目前的头部货代企业大概率会在资本的加持下,通过补贴、价格战等手段继续做大。

  但由于市场足够分散,也不排除会有新的巨头涌现;而中小货代,特别是缺乏关键资源把控力的货代将不可避免地退出市场。由于疫情吸引来的资本对跨境行业的关注,也许会加速这一进程。

  与所有其它代理一样,跨境电子商务货代也是“中间商”,确切地说是连接卖家和承运方之间的中间商。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和航司、船公司之所以能容忍货代这个中间商的存在,根本原因在于交给货代更省心、省钱,或者说他们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主业上。

  货代能为货主省钱主要体现在,货主自己很难第一时间拿到足够便宜的干线运输底价(航司和船公司价格)。货代凭借多年深耕市场的经验和报价体系,可以及时获得当时市场环境下的相对靠谱的价格。

  此外,货物离港后,货物的轨迹信息、走货异常信息等实时信息,货主也可以通过货代的信息系统或三方追踪系统第一时间获取。

  至于说货代可以为货主省心省力,则主要体现在不需要亲自准备庞杂的报关进出口单证,不需要亲自处理突发异常。对承运商来说,则不用担心获客过程中的纷纷扰扰。

  与国内货代或合同(三方)物流不同,由于涉及到跨越本国国境(关境)和国境(关境)外的操作,跨境电子商务货代所涉及的业务链条更长(加入了关务、税务、知识产权、边检、认证等一系列关键节点)、业务复杂度更高。而为什么说跨境电商货代的本质是资源排列组合的最优解,我们将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析。

  横向上看,囿于走货链条长且要跨越国境的事实,作为并不做实际承运(绝大多数)的货运代理,就必然要借助各走货节点的资源将整个走货链条连接起来,尤其是国(境)外走货节点的相关资源。这种“拼接”模式天然具备“木桶效应”,即货代的服务的品质取决于横向走货链条上,所有关键节点中最薄弱的一环。

  纵向上看,即走货链条关键节点资源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头部优质货代占据先天优势,也决定了一般货代的服务“天花板”。如对旺季干线航空运力的把控,与航司签订BSA的庄家,肯定比拿单代理或二代有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价格优势。

  因此,货代走货链条上各环节的“拼接”属性,以及关键节点资源自身的属性,共同决定了跨境电子商务货代的本质是对资源进行排列组合,以达到服务和价格的最优解。

  跨境电子商务货代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体现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各市场主体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出对货代有无价值的判断。但无论哪个市场主体(包含货代自身),其对跨境电子商务货代核心价值的判断,本质上体现的都是货代核心价值的不同侧面。

  对于产品品类齐全的大货代来说,其核心价值本质上就是对关键环节优质资源的直接把控力。关键时期,特别是旺季,在所有产品线(无论海运、空运、陆运、铁路、多式联运,以及依托于以上运输方式的专线、海外仓、FBA头程、邮政小包等产品等)的稳定出货能力和可靠的目的国派送服务既是其核心竞争力,也是其核心价值,具体体现在面对优质供应商(如目的国报关行、末端派送商等)的议价能力和直接把控干线运力的能力上。

  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货代来说,由于其所掌控的资源的质和量都无法和大货代相提并论,所以中小货代的核心价值往往体现在细分环节的差异化服务能力上。简单来说就是,在清关、前端揽货等细分领域深耕,把自己定义为整个走货链条的关键一环。

  以国内揽货为例,前端依托揽货网点密度优势和品牌粘性,后端交付优质货代负责实际运营。或者,通过聚焦某一产品,做精做细,不求大而全,在行业内建立口碑。比如专注做某条路向的空运专线小包,在时效、价格、可靠性上哪怕稍稍优于同行,就可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对于货主(卖家)来说,基本只看重货代服务的性价比,即服务的品质(时效、稳定性等)和价格的最佳平衡。只有能够持续稳定走货(尤其是在旺季,可以保障舱位),能及时搞定走货流程中的诸多疑难杂症,具备健全的信息反馈能力(基于货代自身的信息系统建设水平),能持续提供较优性价比服务的货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货代。

  对于三方平台来说,出于对买家购物体验的极端重视,平台在筛选合作对接的物流服务商时,主要考虑货代有没有足够大的货量、在海外是否拥有自建分公司(团队)、产品价格(成本)相对于同行有没有相对优势、妥投率是否稳定且较优、IT系统对接能力能否实现无障碍对接,具备以上特质的货代才是最有价值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