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官网入口

服务中心

报关报检

央视调查:跨境保健品假冒伪劣!但远远不止这些!怎样避雷?

来源:江南官网入口    发布时间:2025-08-10 04:32:40

  现如今,大多数人的生活作息不太健康,不是每天996后瘫在床上刷手机,靠奶茶续命;就是外卖重油重盐超标三倍,健身卡沦为洗澡卡......

  很多人认为国外品牌的保健品更有保障,而且近十年来兴起了「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个人购买跨境商品,在每年一定额度内免征关税,总让人觉得占到了便宜,很多消费者趋之若鹜。

  央视财经记者,根据一些消费者的投诉,对部分跨境电子商务的洋品牌保健品进行了调查。

  这些貌似高大上的洋品牌,在品牌注册国根本就不销售。换句话说,就是专门为中国人定制的「中国」保健品。

  记者顺藤摸瓜,调查到了安徽、江苏、山东的三家保健品工厂,专门代工生产这类「假洋鬼子」保健品,在村里的工厂产出,到国外「洗个澡」,转头就进了保税仓,成了「进口贵妇」!

  本以为是「海外精英」的保健品,结果奔现发现竟是正在老家土炕上抠脚的「村口二狗子」?!

  记者以商家身份到厂家洽谈合作,厂家说只要区区7万块,就能帮你办好整个一套造假流程。

  举世闻名的画家达芬奇地下有知,都想不到他的名字在中国成了「假洋鬼子」的代名词。

  2011年,达芬奇家具被曝伪造意大利产地,实为国产家具贴牌出口再高价内销,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这件事也成为国内反商业欺诈的典型案例。

  当年的达芬奇家具,虽然是假冒洋品牌卖高价,但必须受中国法规监管,质量并不见得差。

  而现在这帮人直接玩起「国际大牌变装秀」,利用跨境电子商务质量监管上存在的漏洞,粗制滥造、成分虚标、概念添加,甚至连质检都省了。

  记者暗访的时候,厂家介绍说:他们生产的保健品,有效成分只要添加一点点就行,成本可以降到很低,反正没人检测。

  这些「假洋鬼子」保健品,往往会选择在美国、英国、澳洲这些发达国家注册,这样消费者更信任。

  假洋鬼子们只是在这些国家注册,但在当地市场没有销售,所以注册国的监督管理的机构并不会检测它们。

  早在2019年315,我们小红花测评就对检测过的母婴营养补充剂做过盘点,问题多、销量高的就是当时的三个跨境电子商务品牌。

  虽然国家也注意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中办、国办今年发布了「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食品监管制度」的意见(素材),提出了两条要求:

  但这两条都是针对跨境食品重大安全风险的要求,简单来说就是主要防的是「吃出人命」的大问题,可见常规监管并没有实行。

  跨境电商,相当于中国人在国外买东西,购买行为发生在境外,在法理上中国监督管理的机构管不着。海关的检测也只是出于检验检疫的需要,并不会检测成分、含量这些指标。

  跨境电商产品不需要符合中国法规,只需要符合注册国的法规。要检测也只能按原产国的法规检测,但各国的执行标准、检测的新方法都不一样,监管起来技术难度大。

  入境后都是个人购买的散单,单数巨大,据说一个海关每天清关的单数在几十上百万单,而且每单件数很小,入境后难以抽检。

  上面说的这些保健品品类,很多确实有相应的保健功效,有需要的家人们是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购买的。

  只是跨境电子商务的模式,还存在监管漏洞,被这些「假洋鬼子」利用,才出现了那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

  洋货、国货都可能会是好东西,也都有很大的可能是伪劣产品。受到国内、外监管的产品更靠谱。

  跨境电商目前还存在监管空白,主要还得靠消费者自己辨别。「全球购」、「保税仓直发」并不一定靠谱,有很大的可能是「假洋鬼子」。

  不要看见洋文商标就认定是国际大品牌,没把握的上国外电商网站看看,或者请国外的朋友喽一眼当地市场有没有上架销售。在注册国都不卖的洋品牌,尽量避雷。

  记住!真正的进口大牌不会只在中国!那些在原产国查无此货的「假洋牌」,分明是把咱们当行走的智商税啊!

  新西兰进口的康维他麦卢卡蜂蜜会不会有假,但扫码后有编入国家商品目录编码,但咱也不了解这一个APP会不会造假呀?[抠鼻]

  母婴、学生、家庭商品第三方测评平台,用真实检验测试的数据,为广大购买的人筛选真正安全、超高的性价比的好产品。 提倡测评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互相监督,杜绝虚假测评。